北京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助力厨余垃圾减量的净菜颇受消费者欢迎。5月中旬,北京市发布《关于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方面推进净菜上市,以减少垃圾总量。然而在多家大型商超,慢慢的变多的净菜采用塑料盒、塑料托盘加保鲜膜等“豪华”包装,有的还会缠上好几圈胶带。关注环保问题的市民对此提出疑问,净菜推广减少了厨余垃圾,但白色污染却更厉害,能否尽快出台有关标准来约束净菜产品的过度包装。也有消费者反映,这些净菜是怎么切的,洗菜的水到底干不干净,也同样不知道,卫生问题也须重视。
大葱去皮、芹菜和莴笋去叶、土豆和洋葱上也没有了泥土和根须,最近在不少超市里,像这样经过处理的净菜被摆在了货架的显眼位置。
“两棵大葱、一根芹菜就要裹上两三层保鲜膜;一小把金针菇、三四个西红柿还要加上一个塑料托盘,上面再覆上一层保鲜膜。”市民纪女士最近发现,家里开始采买净菜之后,产生的塑料垃圾大幅度的增加。“大葱、生姜都是真空或保鲜膜单独包装,如果一顿饭全都用净菜,做三个菜就会产生三四个塑料盒和一大把保鲜膜。”
除了去掉皮、叶、根须等不可食用部分的简单初加工净菜之外,不少超市货架和电子商务平台上还出现了洗净切好的净菜,撕开包装就能直接下锅。有的净菜甚至会把所有配料都切好码放在一起——胡萝卜、竹笋、青椒全部切成丝,配上两瓣大蒜和一个葱段装在一个保鲜盒里,覆上一层保鲜膜。消费者只要按顺序将食材下锅,10分钟就能做出一盘鱼香肉丝。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净菜通常保质期较短,供消费者当天或隔天食用。因此这类净菜并没有采用真空包装,而是采用塑料托盘盛装并用保鲜膜覆盖。对于不常在家做饭的人来说,这类净菜的确极大提高了炒菜的效率。
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对于这类即食净菜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产生了质疑。“不知道食材是怎么切的、新不新鲜、有没有洗干净,也不知道这层塑料膜是不是食品级。”市民邵大姐说,虽然方便,但自己并不愿意为了省事儿而购买这类净菜。
“贵倒是其次,主要是担心不干净。不知道用什么水洗的,洗了几遍,用什么刀切的,菜新鲜不新鲜,包装也看不见。”一位正在超市内挑选散装蔬菜的消费者说出她不买净菜的原因。
这并非个例,有媒体发布的市场调研指出:对净菜的卫生和质量感到“放心”的消费者,占比不足五分之一;认为推广净菜“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者,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超过60%的花了钱的人净菜感觉“一般”,不会特意去购买。
还有调查指出,因净菜加工的国家标准还尚未颁布,确实有一些小作坊式的净菜加工公司,在生产加工环境、人员卫生、仓储运输上存在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尽管很多超市已经推行净菜标准,但很多购买者并不买账。目前,净菜的拥护者只停留在少数年轻人中。
5月中旬,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逐步推进净菜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生产、销售、包装等环节为重点,全方面推进净菜上市,以减少垃圾总量。
据了解,目前净菜行业尚未出台有关标准。净菜处理要满足哪些卫生标准?净菜该采用怎样的包装才符合规范?从业者一头雾水。据北京某净菜公司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该公司的净菜包装材料属于可降解塑料,但不可回收。可降解塑料多长时间能降解掉?这名负责人也表示不太清楚。
净菜行业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净菜加工、贮运、保鲜等商品化处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尤其是冷链技术薄弱,加之净菜数量匮乏,品种结构不合理,因此,实现净菜行业的发展依旧有待时日。
“卫生安全、包装材质的环保要求等,都是净菜标准中需要清晰界定的部分。”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净菜产业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净菜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标准制定也由于资金问题而长时间搁置。他表示,希望随着消费者接受程度的提升,净菜的行业规模能快速提升,同时以严格的标准规范形成对整个净菜行业的专业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