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预制菜梅菜扣肉里使用“槽头肉”、淀粉肠中含有鸡骨泥等问题,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其背后往往也隐藏着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食品生产、保存、销售及后续所有的环节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能够造成污染。
在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违规添加激素、兽药等抗生素或过度使用农药等,会直接造成土壤和水污染,并间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转基因等单一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加剧ECO脆弱性。违规利用危险废物医疗垃圾生产日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病原体、药物及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在进行熔化、注塑、模压成型时还可能会产生含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废气、废水。
在食品保存与销售环节,有商家非法使用甲醛或双氧水泡发鱿鱼、保存鸡翅等生鲜食品,利用孔雀石溶液浸泡小葱、蒜苗等蔬菜进行保鲜。这些化学品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影响,而且可能随着食品加工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在被普遍的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中,微塑料颗粒、食物加热释放出的双酚A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不易降解,长期在环境形成微塑料,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吸附有害微生物、POPs和重金属等,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等。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当下和局部,而且会通过复杂的因果链条,对未来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系统性影响。因此,确保食品安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多层面系统协同推进。
加强源头控制。对生产环节严格监管,减少违规及过量使用激素、兽药及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促进可持续生产,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严把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标准,杜绝滥用化学添加剂,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加强对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的监管。优化食品供应链,杜绝通过浸泡甲醛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食品保存保鲜。倡导低碳运输和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不但可以减少碳足迹和环境污染,还能大大的提升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加强对食品包装的监管,推动使用可回收或生物降解材料,减少塑料等难降解物质的使用,由此减少环境治理和垃圾填埋压力。
消费者的选择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因此要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通过教育及宣传,提高花了钱的人健康食品和生态农业的认识。引导鼓励消费者选择包装简单的食品,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或可降解的包装袋或自备购物袋,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绿色转型。
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方法,提高食品污染物及激素农药添加剂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发展绿色包装和环保型食品加工技术,减少塑料污染。采用清洁能源驱动的食品加工设施,降低碳排放。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潜在风险。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形成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